主要技术性能
项 目 | 特 性 | ||
额定温度范围 | -55 ~ + 105 ℃ | ||
额定电压 ( VR ) | 2 ~ 16V.DC | ||
标称容量范围 | 4.7 ~ 330μF | ||
容量允许偏差 | M : ±20% ( 100Hz ) | ||
漏电流 (L.C.) | ≤ 0.04 C R V R 或 3μA 取大者 ( 2 分钟 ) | ||
损耗角正切 (tgδ) | ≤ 规格表规定值 | ||
等效串联电阻 (ESR) | ≤ 规格表规定值 | ||
耐焊接热 | 焊槽法 温度: 260± 5 ℃ 浸入深度: 1.5~ 2.0mm 浸入时间:10±1s 恢复时间: 24±2h | 外观 | 无可见损伤,标志清晰 |
容量变化 | ≤ ±5% 初始值 | ||
损耗角正切 | ≤ 规定值 | ||
电容器耐溶剂 | 软化水或蒸馏水,电阻率不小于 1M Ω·cm 。 溶剂温度 23± 5 ℃时间: 5±0.5min 无擦拭 恢复时间: 48h | 外观 | 无可见损伤,标志清晰 |
容量变化 | ≤ ±5% 初始值 | ||
损耗角正切 | ≤ 规定值 | ||
端面镀层结合强度 | 电容在电路板弯曲状态下进行测量 | 外观 | 无可见损伤,标志清晰 |
容量变化 | ≤ ±5% 初始值 | ||
损耗角正切 | ≤ 规定值 | ||
温度快速变化 | θA=-55± 3 ℃ , θB=+105± 3 ℃ 循环 5 次, t=30min 恢复 1~ 2h | 外观 | 无可见损伤,标志清晰 |
容量变化 | ≤ ±10% 初始值 | ||
损耗角正切 | ≤ 规定值 | ||
漏电流 | ≤ 规定值 | ||
ESR | ≤ 规定值 | ||
气候顺序 | 温度: +105± 3 ℃ ,持续 16h 试验 Db 第一循环 24h 低温 -55± 3 ℃ ,持续 2h 试验 Db ,其余循环 1 次,持续 24h ,恢复 1 ~2h | 外观 | 无可见损伤,标志清晰 |
容量变化 | ≤ ±10% 初始值 | ||
损耗角正切 | ≤ 规定值 | ||
漏电流 | ≤ 规定值 | ||
稳态湿热 | 温度 60± 2 ℃ 湿度: 93 %RH 不加负荷 时间: 21d 恢复 1 ~2h | 外观 | 无可见损伤,标志清晰 |
容量变化 | -20%~+40%初始值 | ||
损耗角正切 | ≤ 2 倍规定值 | ||
漏电流 | ≤ 2 倍规定值 | ||
ESR | ≤ 1.2 倍规定值 | ||
耐久性 | 温度: +105± 3 ℃ 电压:额定电压 时间: 1 000h 恢复 1 ~ 2h | 外观 | 无可见损伤,标志清晰 |
容量变化 | ≤ ±20% 初始值 | ||
损耗角正切 | ≤ 1.5 倍规定值 | ||
漏电流 | ≤ 规定值 | ||
ESR | ≤ 1.2 倍规定值 |
项 目 | 特 性 | |||
高低温特性 | 步聚一:温度 20± 2 ℃ 基准测量 | 步聚二:先 -55± 3 ℃ 测试 | 容量变化 | ≤ ±20%基准值 |
损耗角正切 | ≤ 2 倍规定值 | |||
ESR | ≤ 2 倍基准值 | |||
步聚三:后 +105± 3 ℃ 测试 | 容量变化 | ≤ ±20%基准值 | ||
损耗角正切 | ≤ 规定值 | |||
漏电流 | ≤ 5 倍规定值 | |||
充放电 | 温度: 15 ~ 35 ℃ 循环次数: 1000000 次 充电:额定直流电压,电源内阻加外部串联电阻按 RC=0.1s 充电: 0.5s ,放电: 0.5s | 容量变化 | ≤ ±20%初始值 | |
漏电流 | ≤ 规定值 | |||
高温贮存 | 温度: +105± 3 ℃ 时间: 500±24h 恢复 16h | 外观 | 无可见损伤,标志清晰 | |
容量变化 | ≤ ±20%初始值 | |||
损耗角正切 | ≤ 规定值 | |||
漏电流 | ≤ 2 倍规定值 | |||
浪涌 | 温度: 15 ~ 35 ℃ 循环次数: 1000 次 电压: 1.15 倍额定电压 ?;さ缱瑁?/span> RC=0.1±0.05s 充电: 30s ,放电: 5min30s | 外观 | 无可见损伤,标志清晰 | |
容量变化 | ≤ ±10%初始值 | |||
损耗角正切 | ≤ 规定值 | |||
漏电流 | ≤ 规定值 | |||
反向电压 | 持续时间:在 + 105 ℃ 下施加 0.15VR 直流反极向电压 125h 后,再 + 105 ℃ 下按正极向施加等于额定电压 U R 的直流电压 125h | 容量变化 | ≤ ±20%初始值 | |
损耗角正切 | ≤ 规定值 | |||
漏电流 | ≤ 2 倍规定值 |